新闻资讯
从“好房子”到“好门窗”“好幕墙”:建筑品质升级的政策解读与技术内涵
发布时间:2025-03-11 15:38:26
  |  
阅读量:22
字号:
A+ A- A
图片

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里,“好房子”首次被纳入国家政策文本,这意味着我国住房发展正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,发生着深刻的变革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指出,“好房子”具备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这四大核心属性,并且要通过立标准、强科技、抓项目这三条路径来实现。门窗和幕墙作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关键部分,它们的品质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节能效果、居住舒适度以及智能化水平。接下来,我们就结合政策导向和技术发展趋势,深入解读一下“好门窗”与“好幕墙”的定义及其发展方向。

一、政策导向:建筑品质升级的国家战略

(一)标准体系重构 

 住建部最近在修订《住宅项目规范》,其中把住宅层高提高到了不低于3米,还着重强调了隔音、密闭性、采光等物理性能指标。在这样的大框架下,门窗幕墙也得达到更高的技术标准。比如说,隔音性能要达到40分贝以上,这样才能有效阻挡外界的噪音,给居民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;气密性等级不能低于国家标准6级,以此解决门窗和幕墙可能出现的渗漏、反味等问题,让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和健康。 

(二)科技赋能与绿色转型 


图片 图片
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“全屋智能”和绿色建筑的发展,这就要求建筑领域广泛应用节能材料和智能技术。国务院也明确,在未来三年要重点推广建筑光伏一体化、装配式装修以及绿色建材认证。门窗幕墙作为建筑表皮的重要载体,自然也肩负起了能源转化和智能调控的重要功能。比如,以后的门窗可能会集成太阳能板,在满足采光需求的同时,还能发电,为建筑提供一部分电力;幕墙也可以通过智能系统,根据光照强度和室内温度自动调节遮阳和通风,实现节能减排。

(三)存量改造与增量提质并重 

 住建部要求在2025年全面完成2000年前老旧小区的改造,重点推进外墙保温、门窗更新等项目。老旧小区的门窗往往保温隔热性能差,通过更换成符合新标准的门窗,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,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。与此同时,新建建筑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,并且强调“从设计到运维”的全生命周期管理,这为门窗幕墙行业提供了一个全面升级的好机会。在设计阶段,就要充分考虑门窗幕墙的性能和美观;在施工阶段,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安装;在运维阶段,要定期检查和维护,确保其性能始终良好。

二、“好门窗”的定义与技术内涵

(一)性能维度

图片 图片

1. 安全性:采用高强度型材与多层中空钢化玻璃,抗风压等级需达到9级(GB/T 7106标准),就算遇到强风天气,也不用担心门窗被吹坏。防火性能也要符合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要求,在发生火灾时,能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,为居民逃生争取时间。 

图片 图片

2. 节能性:传热系数(K值)≤1.5 W/(m²·K),配合Low-E镀膜与暖边间隔条,能大大减少热桥效应,满足建筑节能75%目标。这样一来,冬天室内的热量不容易散失,夏天室外的热量也不容易进入室内,降低了空调和暖气的使用频率,节省能源。 

图片 图片

3. 舒适性:隔声量≥35dB,能有效隔绝外界的噪音,让居民在室内享受安静的环境。气密性等级达8级,防止灰尘和雨水进入室内。还配备微通风系统,在保证室内空气流通的同时,又能过滤掉空气中的杂质,实现自然通风与空气过滤的平衡。 

 (二)智能化升级

图片

集成传感器与物联网模块,实现自动感应开关、温湿度联动调节,并与全屋智能系统兼容。比如,通过AI算法预测室内外温差,动态调整开合角度以优化能耗。当室内温度过高时,门窗会自动打开通风;当室外下雨时,门窗会自动关闭,非常方便。

(三)材料创新

推广断桥铝合金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(FRP)等高性能型材,这些材料不仅强度高,而且重量轻,还耐腐蚀。采用真空玻璃、气凝胶夹层等新型玻璃技术,兼顾轻量化与高强度。真空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比普通玻璃更好,气凝胶夹层则能进一步提高玻璃的隔音和防火性能。

三、“好幕墙”的定义与技术突破

(一)功能复合化 

图片 图片

 1. 能源生产型幕墙:结合碲化镉薄膜电池或钙钛矿光伏组件,实现建筑立面发电,发电效率≥15%,并纳入建筑光伏一体化标准体系。幕墙不再只是建筑的装饰,还能变成一个小型的发电站,为建筑提供清洁能源。 

 2. 气候适应性设计:通过双层动态幕墙调节室内微气候,利用腔体通风与遮阳系统降低空调负荷,节能率提升30%以上。在夏天,遮阳系统可以阻挡阳光直射,减少室内热量的吸收;腔体通风则能将热空气排出室外,降低室内温度。冬天,双层幕墙又能起到保温作用,减少热量散失。 

 (二)结构安全与耐久性 

图片
图片

采用BIM技术优化节点设计,抗震性能满足8度设防要求;表面涂层具备自清洁与耐腐蚀特性,使用寿命延长至50年。BIM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就模拟出幕墙在各种情况下的受力情况,提前优化设计,确保结构安全。自清洁涂层能让幕墙表面不易沾染灰尘,始终保持干净整洁;耐腐蚀涂层则能延长幕墙的使用寿命,减少维护成本。 

 (三)智能运维系统嵌入应力监测传感器与无人机巡检系统,实时反馈幕墙结构健康数据,预警潜在风险。例如,通过AI分析风振响应,动态调整支撑结构刚度。一旦幕墙出现结构问题,传感器就能及时发现并发出预警,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无人机进行快速巡检,确定问题所在,并及时进行修复。

四、未来趋势:产业链协同与政策落地

(一)标准体系完善

 住建部将加快制定《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》等文件,明确碳排放核算方法,并将门窗幕墙能效纳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。有了更完善的标准体系,门窗幕墙企业就能有更明确的生产和研发方向,也有利于市场的规范和监管。 

(二)产业协同创新 

推动“设计 - 制造 - 施工”一体化模式,鼓励房企与建材企业共建示范项目。例如,北京已试点将幕墙光伏发电量纳入绿电交易系统。通过产业协同创新,可以整合各方资源,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,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。 

(三)政策激励措施 

 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券支持节能改造,对采用超低能耗门窗的项目给予容积率奖励,并扩大绿色建材采购补贴范围。这些政策激励措施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,提高企业推广应用“好门窗”“好幕墙”的积极性,也能让更多的消费者受益。

图片

“好房子”政策的提出,重新定义了居住空间,也对建筑产业链提出了全面升级的要求。门窗和幕墙作为建筑品质的重要体现,需要在安全、节能、智能这三个关键维度实现突破,成为推动绿色建筑转型的核心力量。随着现房销售的推广和城市更新的加速,门窗幕墙行业将迎来从“规模扩张”到“价值创造”的深刻变革,真正实现“居者优其屋”的美好愿景。

来源:deepseek等 AI 平台